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读后感——
长跑·毅力·人生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部小说描写了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悠然的机会而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里·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很歧视,竟拒绝了爵士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于是他依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小说中,最令人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无比的毅力和他那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正是文中所体现出的坚强的毅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所言足以看出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故事,让我对毅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不禁让我想起那些站在运动场上,站在领奖台上的长跑冠军,使我对他们有了百倍的敬意。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偏偏敬佩的是长跑冠军呢?很简单,因为在我眼中,他们不仅是长跑的冠军,长跑的强者,更适于小说中格里那凡爵士一样,都是人生竞技场上的强者!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长跑,从长跑中我们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
你别小看了开始起跑的那一两圈,别以为那是多么轻松、舒坦,它关系着你以后的跑速,这正如我们小时侯养成的习惯,好的,将来终生受益,坏的,必然抱憾终生。
中间的那几圈,有点吃力了。脚上像灌了铅似的,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望望前面还有那么几圈,此时,在你后面的人渐渐追了上来,或者超越了你,这正如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许多人不堪一击,一头躲进了“避风港”,躲进了“蜗牛壳”,不理世事,难怪有人会说:“我活得太累了……”从此,他们原谅了自己,不再拼搏,不再奋斗,可他们却殊不知,从此,生活抛弃了他们,幸福之神也不见光顾。
最难熬,最辛苦的要数人生的最后几圈,也就是冲刺的那几圈。那时,人的题宁以超越了极限,唯一支持他们得知有必胜的信念。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松懈下来,而且,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惊人的毅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全国人民的骄傲!
再回过头来,看看小说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进,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最后终于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值得人们颂扬。
2.儿女作文,600字,初二水平的,急
孩子我要对你说 孩子,我要对你说;你要学会长大,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不会是你一生的避风港。你总是对我说;妈妈,你能帮我找袜子么、你能帮我找找语文书么、你能帮我拿这个你不断的要我帮你这个那个的。
你知道我有多担心,这样的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你难道不知道今年的你已经十二岁了么,为什么不自己做事情啊、妈妈不会永远在你身边啊、对待人生你应该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不是吗?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你才能进步。
不要说我啰嗦,我并不爱说你,我要对你说;你要用新作每一件事,认真写认真看认真听认真读。那么你才会有好的习惯,不论你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收获的,还要有一颗平常的心让你的心总保持在平静的状态。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孩子、这世界会有许多的陷阱,利用你的同情心、好奇心、顽皮心、贪婪心、教你跳下去。
要生存你要懂得自卫。学习好坏不要取决于老师的好感、那样你就太可悲了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秀给老师、也不是专用来报答或是报复老师的。
失败的时候不要只会哭回头看自己为什么失败;你可以伤心、落泪 、但要擦干泪水的同时准备再次向前冲! 孩子、生命有一定的长短,我们只能完成有限的事。你越长大就会发现时间有限、人生苦短越会发现时间紧迫的居然容不得你为紧迫而焦躁。
谈胜败这是上并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耕耘的人总比不耕耘的人要有收获这好比守株固然能碰上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击的猎人。孩子我要对你说;你越打越会发现这世界有许多不公平!你可以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怨恨,因为怨恨会让你变得偏激、不理智、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
亲爱的儿子;我要说的很多,当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妈妈多么爱你,我会支持你做你喜欢的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无论将来你在做什么或是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告诉我、我要你做一个自强自立自由快乐的人!妈妈爱你,不论任何时候。
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读后感—— 长跑·毅力·人生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部小说描写了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悠然的机会而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里·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很歧视,竟拒绝了爵士的请求。
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于是他依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小说中,最令人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无比的毅力和他那克服困难的勇气。
也正是文中所体现出的坚强的毅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所言足以看出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故事,让我对毅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不禁让我想起那些站在运动场上,站在领奖台上的长跑冠军,使我对他们有了百倍的敬意。
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偏偏敬佩的是长跑冠军呢?很简单,因为在我眼中,他们不仅是长跑的冠军,长跑的强者,更适于小说中格里那凡爵士一样,都是人生竞技场上的强者!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长跑,从长跑中我们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 你别小看了开始起跑的那一两圈,别以为那是多么轻松、舒坦,它关系着你以后的跑速,这正如我们小时侯养成的习惯,好的,将来终生受益,坏的,必然抱憾终生。
中间的那几圈,有点吃力了。脚上像灌了铅似的,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望望前面还有那么几圈,此时,在你后面的人渐渐追了上来,或者超越了你,这正如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许多人不堪一击,一头躲进了“避风港”,躲进了“蜗牛壳”,不理世事,难怪有人会说:“我活得太累了……”从此,他们原谅了自己,不再拼搏,不再奋斗,可他们却殊不知,从此,生活抛弃了他们,幸福之神也不见光顾。
最难熬,最辛苦的要数人生的最后几圈,也就是冲刺的那几圈。那时,人的题宁以超越了极限,唯一支持他们得知有必胜的信念。
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松懈下来,而且,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惊人的毅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全国人民的骄傲! 再回过头来,看看小说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进,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最后终于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值得人们颂扬。
4.《女儿的故事》读后感(600字左右)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女儿的故事》,深有感触。
《女儿的故事》是梅子涵叔叔写的关于他女儿梅思繁小时候的故事,也有一段是梅思繁写的“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两个人的笔法都很幽默,不相上下,把我和妈妈都逗得哈哈大笑。
我发觉梅思繁和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她是一个认真的小女孩,她买东西很有节制能力;她是文学脑袋,数学也和我一样一般般,她一开始弹钢琴,后来也让钢琴“睡了觉”……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共同语言》这篇短文。
一般家庭中,孩子和爸妈的共同语言很少,大人想大人的,小孩想小孩的,很少说到一起去。但梅思繁和他的爸爸妈妈却很有共同语言。
她爸爸和她喜欢的歌曲都很相似,买CD的时候,她爸爸常带一个激光唱片,戴着耳机,由梅思繁挑选,她爸爸监听,他常常听了说好好,弄得其他人都把梅思繁当权威。梅思繁和她妈妈也很有共同语言,他们都喜欢看足球,不过要是申花队和国安队比,他们就会吵吵闹闹,因为梅思繁想要申花队赢,她妈妈想要国安队赢。
她爸爸很喜欢年轻人的东西,喜欢《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 在这一点上,我和梅思繁也很像。比如说看书,我和我妈很喜欢凑在一起,我妈为了爱护我的眼睛,还要读给我听,一边读一边笑,很有意思的。
如果遇上很悲伤的情节,她还会读得热泪盈眶,最后我们俩互相给对方擦眼泪。我和我妈最喜欢勾肩搭背去逛街。
快开学了,我们俩一边逛街一边伤感地说:“最好咱俩不要上班不要上学整天逛街就好了!”“可是不上班,就没钱买东东了!”“最好我有个魔法棒,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当然啦,对于这种共同理想,我们总是一笑了之的,我们可都是非常用功的人哦! 我和我爸的共同语言在吃喝玩乐上。我爸有志要把我培养成一个运动员,他认为我有运动天赋。
我喜欢和他一起打球、兜风、看车展,至于面对共同爱好的美食,我们也没少共同斗争过! 我和爸爸妈妈有时也会赌气,沟通出现问题。我妈妈说,问题可能是当时大家都不肯“凑凑”,大家如果都肯互相“凑凑”,应该都可以解决。
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但我相信长辈与小辈之间如果互相多了解对方,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肯定会多一点欢乐,生活才会更美好。 我非常喜欢这本《女儿的故事》,她让我思考了一些东西。
5.大山里的孩子观后感600字
今天。
我坐在温暖舒适的屋子里,读了一篇名为《大山里的孩子》的文章,让我明白了很多。读完全文,那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却还在我眼前缭绕:他们在求学途中艰难的跋涉;他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的学习;他们在学习之外的生活压力,都使我不得不对那些普通的孩子们肃然起敬。
那里虽然没有游戏机和游乐场,但一样有嬉戏时的欢乐和笑脸;那里虽然没有完善的教学器械和先进的体育设施,但一样有对知识的渴望和课后玩耍的欢畅;大山里的孩子,有着更多的坚忍,淳朴和快乐,更是那些唯独大山里的孩子的毅力,是我们所没有的。他们在山野中锻炼出来的自立,自强,在恶劣环境下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看到的是希望和信念。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有着家人的疼爱,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穿着漂亮的衣服,住着舒适的房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
回到家,还有可口的饭菜。而大山里的孩子穿着破旧的衣衫,住着简陋的房子,趴在冰冷的石桌上学习,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想到这儿,我自己对自己说:“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6.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7.读后感 读致女儿书有感 600字
《致女儿书》读后感
人都说,王朔是个疯子,然而我却喜欢他的文字。他的那种似经历人生巨大沧桑后的对世间万物的近乎刻薄的直白、调侃和不屑,总让人读起来有很爽的快意,似乎是把存留在我们记忆深处里许久许久、许多许多,不敢说也说不好的已致腐烂发霉的话,经他之笔终于一吐为快了!
喜欢王朔的文字。他的字里行间,每一个字节、每一个语气,无不透露着一种巨大的愤怒、忧伤与无奈。这是个永远也难以弥合的伤痛,这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所赋予的那个时代的人的共同的伤痛,只不过喜欢思想的人感觉痛更切而已。而读他的这种放荡不羁风格的文字,恰能与我的思想产生共鸣。
8.关于读完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文章读后感600字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
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邓世昌 邓世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
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
关天培 关天培(1781~1841.2.26),鸦片战争中抗英名将。字仲因,号滋圃。
江苏山阳(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庆八年)中武秀才,授把总。
后累升至参将。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办漕粮海运,关天培押粮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将。
次年,擢总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
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势,将虎门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为信炮台;在上横档岛一线,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远),改建横档、镇远炮台,增建永安、巩固炮台,控制东西水道;在虎门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陈露,中国第一位世界女单滑冰冠军[真冰] 让世界知道中国的滑冰界开始出现强人 李四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邓亚萍小球(乒乓球)为国家赚来无数荣誉; 徐悲鸿.(1895-1953),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
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
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
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
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你好,读后感自己写,给你一点资料)。
9.读《孩子,你真棒》读后感~~~600字左右
孩子你真棒!》读后感
这本书是老公从单位里带回来的。拿到这本书,当然要看看写了些什么内容,一拿到手,我就被书中一些寻常而简单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书中主要讲了一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有关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家长的教育点滴。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个母亲,对于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有感到自己难已做到的,也有感到自己可以尝试去做一做的,当然有一些孩子的表现也让我觉得真的是可笑,也太可怕了,不管是哪些,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我至少都读了2遍。我还把书带到了学校里,课下也拿出来看。干脆我就把它放到了教室的书架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去读一读,每到中午时,那本书总不会在书架上……我想让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不管是现在从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还是在他们内心深处得到的一些感悟,只要对他们有那么一点感触,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益处。
10.做一个怎样的子女观后感600北大学生王帆的演讲
今天,我观看了来自北大学生王帆的演讲。
她的演讲题目是《做一个怎样的子女》,观看完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震撼,也让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王帆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她作为国家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对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她通过带母亲去洗浴中心给母亲吹头发这件小事,得到了陌生的阿姨的夸赞,却无意中又引起了阿姨的悲伤,阿姨的儿子已经去世,可留给阿姨的还是美好的记忆,在这件事之后,每次她与父母分别时就会和父母拥抱亲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看完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作为子女,我们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等到没机会了,就像所有父母不愿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让我想起了孟母的三迁,只为孩子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蜡烛前的母亲,临行的密密缝,只是害怕儿子远行,而不知道什么时候归来;筷子兄弟歌唱的父亲,一生要强的爸爸,最后我们只能求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而我的父母,一对平凡不过的老夫妻,我恨你们的白发苍苍,恨你们的岁月流失,现在,我只希望你们快乐,吃好、睡好,让我陪你们慢慢变老! 至亲之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我想这就是王帆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吧。